火棘球介紹
別名:紅籽、火把果、救軍糧
科、屬:【薔薇科】,【火棘屬】
拉丁名、英文名:Pyracantha fortuneana
特征形態:常綠灌木,高達4m。側枝短,先端成刺狀,嫩枝外被鏽色短柔毛,老枝無毛。葉互生在短枝上簇生;葉柄短,無毛或嫩時有柔毛;葉片倒卵形至倒卵狀長圓形,長1.5-6cm,寬0.5-2cm,先端圓鈍或微凹,有時具短尖頭,基部楔形,不延連于葉柄,邊緣有鋸齒,近基部全緣。花兩性,集生複傘房花序;葉柄長約1cm;萼筒種狀;萼片5,三角形,先端鈍;花瓣近圓形,白色;雄蕊20,花藥黃色,花柱5,離生,子房上部密生白色柔毛。果實近球形,直徑約5mm,橘紅或深紅色。花期3-5月。果期8-11月。
分布産地:産中國華東、華中及西南地區.
生長特點:喜強光,耐貧瘠,抗幹旱;黃河以南露地種植,華北需盆栽,塑料棚或低溫溫室越冬,溫度可低至0℃、水搓子。對土壤要求不嚴,而以排水良好、濕潤、疏松的中性或微酸性壤土爲好。
主要價值:【制作綠籬】因其適應性強,耐修剪,喜萌發,作綠籬具有優勢。一般城市綠化的土壤較差,建築垃圾不可能得到很好的清除,火棘在這種較差的環境中生長較好,自然抗逆性強,病蟲害也少,只要勤于修剪,當年栽植的綠籬當年便可見效。火棘也適合栽植于護坡之上等。據筆者觀察,任其自然發展的火棘枝條一年可長至1.2米,兩年可長至2米左右,並開始著花挂果。【在草坪、道路綠化帶中布置】火棘作爲球形布置可以采取拼栽,截枝,放枝及修剪整形的手法,錯落有致地栽植于草坪之上,點綴于庭園深處,紅彤彤的火棘果使人在寒冷的冬天裏有一種溫暖的感覺。火棘球規則式地布置在道路兩旁或中間綠化帶,還能起到綠化美化和醒目的作用。【在景區點綴】火棘作爲風景林地的配植,可以體現自然野趣。試想:在一片山坡前或一處怪石嶙峋的景區,我們猛然發現一大片如火如荼的火棘展現在眼前,眼前將會爲之一亮。【作盆景和插花材料】火棘耐修剪,主體枝幹自然變化多端。火棘的觀果期從秋到冬,果實愈來愈紅,如武漢東湖磨山盆景園每年展出的火棘盆景,都會引來遊客駐足流連。火棘的果枝也是插花材料,特別是在秋冬兩季配置菊花、蠟梅等作傳統的藝術插花。
培育技術:【種子繁殖】陽作仁原創火棘樹形、果圖冊(22張)火棘果實10月成熟,可在樹上宿存到次年2月,采收種子以10~12月爲宜,采收後及時除去果肉,將種子沖洗幹淨,曬幹備用。翌年3月上旬,將種子和細沙一起均勻地撒播于冬前准備好的苗床,覆蓋細土,厚度以不見種子爲宜,因種子較小,覆土不可過厚,並在苗床上覆蓋稻草,澆足水。約10天左右開始出苗,此時去除稻草,並視苗床濕度進行水分管理。播種出苗率爲80.6%。用0.2‰的赤黴素處理能夠提高火棘種子的發芽率。火棘適宜第二年春季播種,種子貯存時間太長,種子萌發率明顯下降,並且火棘不宜在20℃以下的環境中播種。火棘秋播爲好,播種前可用萬分之二濃度的赤黴素處理種子,在整理好的苗床上按行距20~30cm,開深5cm的長溝,撒播溝中,覆土3cm。苗期3個月內每天要查看溫、濕度。若低于20℃或高于30℃,均應采取升溫或降溫措施,主要措施有控制遮蔭、噴霧等。若無異常情況,每周澆水1次即可。雨季要注意防水、排水。【扡插繁殖】火棘果(8張)春插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,選取一、二年生的健康豐滿枝條剪成15~20厘米的插條扡插。夏插一般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,選取一年生半木質化,帶葉嫩枝剪成12至15厘米的插條扡插,下端馬耳形,並用ABT生根粉處理,在整理好的插床上開深10cm小溝,將插穗呈30度斜角擺放于溝邊,穗條間距10cm,上部露出床面2~5cm,覆土踏實,注意加強水分管理,一般成活率可達90%以上,翌年春季可移栽。【壓條繁殖】春季至夏季都可進行,進行壓條時,選取接近地面的1~2年生枝條,預先將要埋入土中的枝條部分刻傷至形成層或剝去半圈枝皮,讓有機養分積蓄在此處以利生根,然後將枝條刻傷至形成層埋入土中10~15厘米左右,1~2年可形成新株,然後與母株切斷分離,于第二年春天定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