榉樹介紹
別名:榉樹
科、屬:【榆科】,【榉屬】
拉丁名、英文名:Zelkova schnideriana
特征形態:落葉喬木,高可達25米,樹冠倒卵狀傘形。樹皮深灰色,光滑。一年生枝紅褐色。單葉互生,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,先端尖,基部廣楔形或圓形,鋸齒大而整齊,近桃形,表面粗糙,背面密生淡灰色柔毛。花單性同株,3~4月開花。10月果熟,堅果小,卵圓形,有棱角。
分布産地:産淮河及秦嶺以南,長江中下遊至華南、西南各省區。垂直分布多在海拔500m以下之山地平原,在雲南可達海拔100m。是上海的鄉土樹種之一。
生長特點:喜光,喜溫暖環境。適生于深厚、肥沃、濕潤的土壤,對土壤的適應性強,酸性、中性、堿性土及輕度鹽堿土均可生長。深根性,側根廣展,抗風力強。忌積水,不耐幹旱和貧瘠。生長慢,壽命長。
主要價值:榉樹树姿端庄,秋叶变成褐红色,是观赏秋叶的优良树种,常种植于绿地中的路旁、墙边,作孤植、丛植配置和作行道树。
培育技術:播种繁殖,秋末采果阴干贮藏,翌年早春播种,播前用清水浸种1~2天。一般采用条播,条距20~25cm,每亩用种量6~10kg。当年苗高可达60~80cm。用作城市绿化的苗木应留圃培养5~8年,待干径3cm左右时方可出圃定植。榉樹苗木根细长而韧,起苗时应用利铲先将周围根切断方可挖取,以免撕裂根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