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天竺介紹
別名:南天竺
科、屬:【小檗科】,【南天竹屬】
拉丁名、英文名:Nandina domestica Thunb.
特征形態:常綠灌木,叢生狀。幹直立,分枝少,葉互生,橢圓披針形,深綠色冬季常變紅色。花白色而小,爲大型圓錐花序頂生,5~7月開放。莖幹直立,少分枝而多叢生;枝葉疏密有致,初夏繁花枝枝,挺立于秀葉之上;秋冬葉色紅豔,果紅色球形,11月成熟,喜半陰,見強光葉變紅。爲賞葉觀果之佳品。
分布産地:産長江流域各地。
生長特點:喜溫暖、多濕、通風良好半陰環境。也耐寒,要求排水良好的土壤。
主要價值:是优美的观叶、观果树种,秋冬叶色变红,红果累累,经久不落。可露地或盆栽观赏。 绿叶红果的南天竺,株丛可与腊梅同植一盆或并列陈置。还可与红梅、象牙红等做切花并配以山石。放在茶几或写字台上,显得光彩夺目,别有风致。
培育技術:天竺喜溫暖,怕直射陽光,也能耐寒;好生于肥沃濕潤深厚和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。栽培管理簡單,以扡插和分株爲主,也可播種。春秋季播種或挖根作樁景,可地栽或盆栽。如盆栽,每盆留3-5枝。播種繁殖。結果後2~3月修剪。3年左右結果一次,所以結果後將無用枝從基部剪去,選留3~5根健壯枝作爲主幹。也可采用分株的形式減少株幹數。3~6月主幹生長過長時,可從分枝處剪去主梢。平時要及時剪去根部的萌生小枝,以利主幹的增粗。還要剪去老枝、擁擠枝,以利冠內通風透光。如想使主幹上妖出小分枝,可在葉柄之上剪去梢部,促使分枝生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