銀杏實生苗介紹
別名:銀杏
科、屬:【銀杏科】,【銀杏属】
拉丁名、英文名:Ginkgo biloba
特征形態:落葉大喬木,高可達40米,樹冠廣卵形。樹皮灰褐色,深縱裂。一年生枝淡綠色,後轉灰白色,並有細縱裂紋。枝有長短之分,短枝上的葉簇生,長枝上的葉螺旋狀散生。葉片扇形,有兩叉狀葉脈,頂端常二裂,有長柄。雌雄異株,球花生于短枝頂的葉腋或苞腋,花期4~5月,雄球花爲柔荑花序,雌球花有長梗,梗端有1~2盤狀珠座,每座生1胚珠,發育成種子。種子核果狀,橢圓形至近球形,外種皮肉質,有白粉。10~11月果熟,熟時淡黃或橙黃色,有臭味。中種皮骨質,白色;內種皮膜質。雄樹大枝聳立,雌樹枝條開展。
分布産地:我国特产,浙江天目山有野生銀杏,沈阳以南、广州以北各地均有栽培,而以江南一带较多。在宋时传入日本,18世纪中叶又由日本传至欧洲,以后再由欧洲传至美洲。
生長特點:喜陽光,忌蔽蔭。喜溫暖、濕潤環境,能耐寒。深根性,忌水澇。在酸性、中性、堿性土壤中都能生長,適生于肥沃疏松、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,不耐瘠薄與幹旱。萌蘖力強,病蟲害少,對大氣汙染有一定的抗性。壽命長,有千年大樹,是現存種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遺植物,爲國家重點保護植物之一。
主要價值:銀杏树干端直,树姿雄伟,叶形奇特,黄绿色的春叶与金黄色的秋叶都十分美丽,为著名的观赏树种。宜作行道树,或配置于庭园、大型建筑物周围和庭园入口等处,孤植、对植、丛植均可。
培育技術:銀杏种子以采自50~100年生的母树为好。采种季节9月下旬至10月上旬,外种皮黄绿色且有白霜为成熟标志。采后堆积于阴凉处,使外种皮软腐并与内种皮分开,然后用水冲洗,挑选种皮白色,大小适中的优质种子立即播种或贮藏。一般北方次年春播,需将种子层积处理。取干净的河砂,加水搅匀,手捏成团不滴水,手松开一角即散为宜。然后将种子与湿砂按1:3~5比例混匀,装在木箱内或堆积于室内(厚度50厘米),上面盖15厘米湿砂,温度保持在2~5℃,至播种前需经常检查,注意湿度及通气,防止种子霉烂。种子用0.1%的高锰酸钾浸10分钟,冲洗干净,再用清水浸一昼夜或更长时间,土壤用3%硫酸亚铁消毒,每平米用量4.5公斤,播前一周均匀喷在土壤中。播前5~10天把种子移至20~30℃室内保湿催芽,待种子萌动(露白)即可播种。播种量为每亩40~50公斤。在整地同时每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公斤,整地标准为细致平坦,上暄下实。播种时期北方3月下旬至4月中旬,采用点播或低床条,播距15~20厘米,株距5~10厘米,覆土厚度3~4厘米,约2~4周即可出土。在5月小苗易患立枯病,应经常松土,并喷洒波尔多液(0.5:0.5:100),7月份追肥2~3次,亩施尿素6~7公斤。8月份以后不再追肥、灌水,以免徒长。当年苗高可达20~25厘米,秋季落叶后或翌年春移植,也可作商品苗出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