柚子介紹
別名:文旦、香栾、朱栾、內紫等
科、屬:【芸香科】,【柑橘屬】
拉丁名、英文名:Citrus maxima (Burm) Merr.
特征形態:喬木。嫩枝、葉背、花梗、花萼及子房均被柔毛,嫩葉通常暗紫紅色,嫩枝扁且有棱。葉質頗厚,色濃綠,闊卵形或橢圓形,連冀葉長9-16厘米,寬4-8厘米,或更大,頂端鈍或圓,有時短尖,基部圓,翼葉長2-4厘米,寬0.5-3厘米,個別品種的翼葉甚狹窄
分布産地:原産東南亞,在中國已有3000多年栽培曆史。浙江、江西、廣東、廣西、台灣、福建、湖南、湖北、四川、貴州、雲南等省均有栽種。中國長江以南各地,最北限見于河南省信陽及南陽一帶,全爲栽培。東南亞各國有栽種。
生長特點:柚有自花不育倾向,故种植园栽种某一品种时(尤以沙田柚),应适当地混种一些酸柚,以提高其结果率。柚花有趋于单性花的倾向,即雄蕊不育,即使在两性花中的雄蕊,也有相当比例的花粉是发育不全的。据观察,这类花结成的果是无子的,例如湖南省安江的无核柚。 柚树势高大,树冠开张不抗风,尤其在果实膨大期常受台风威胁引,起大量落果和引发溃疡病,故沿海地区的柚园须配植防护林带。幼年柚树一年可抽梢多次,成年柚树一般每年抽春梢一次;结果母枝以2年生以上的春梢无叶梢为主,多生于树冠叶幕层的中内部。果枝3月现蕾,5月上旬陆续开花,5月下旬开始座果,10月中下旬果熟,自开花至果熟一般需6个月。柚生长迅速,定植5-6年后亩产可达半吨,经济寿命在80年以上。孤植的玉环柚竟有一株结果624只,创造了900千克左右高产的记录。在淳安亦见有株产750千克的“香抛王”。
主要價值:经济:柚的叶、花和果皮都含有与香橼及柠檬类大致相同的芳香油。柚花的芳香油主要为nerol、methyl anthranilate 和decanal,柚皮尚含苦味黄酮甙类化合物,以naringin含量较多,次为poncirin 和neohesperidin,又含rhoifolin及synephrine和生物碱:左旋及消旋stachydrine、puterescine及N-methyl tyramine等,种子含油39%,以油酸占多,约占55%,次为棕榈酸、硬脂酸、亚油酸、亚麻油酸。 [2] 果皮中可提取优质果胶,果肉可以加工成果汁、果酒、柠檬酸、果酱及罐头等。果实综合利用后经济效益可望增长4倍,柚的综合利用还有很大的发掘潜力。营养:柚实大如瓠,香甜多汁,单果重一般有1.25-2千克,最大可达3.5千克;果皮橙黄色,芳香;果肉细嫩多汁,果实可食部分达45-65%,果汁量53%,果肉内含总糖7.4-12%(品种间有一定差异),含酸1.1-1.4%,可溶性固形物10-12.5%,每100克可食部分含维生素C为34.8-45毫克,并含维生素B1、B2、β-胡萝卜素及其他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。由于柚含糖量高、酸甜适度、营养丰富、贮藏耐久,放有“天然罐头”之称。 [3] 果肉含维生素C较高。有消食、解酒毒功效。
培育技術:定植穴內施足基肥,肥量爲有機肥50千克,過磷酸鈣0.5-1千克。定植不可太密,至少4米×4米,每畝41株,一般宜5米×5米,每畝約植26株。植時使植株根頸與地面平齊,根系不可與濃肥接觸。